审计署 人事部关于印发《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1 21:35:51   浏览:914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审计署 人事部关于印发《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的通知

审计署 人事部


审计署 人事部关于印发《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的通知
1992年4月20日,审计署、人事部

根据国务院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评聘工作转入经常化的精神,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现将《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望加强组织领导,通力协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协商,共同解决,把考试工作做好。

附件一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审计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客观、公正地评价和选拔人才,进一步调动审计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履行宪法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根据国务院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以下简称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考试制度实行后,不再进行相应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各地区、各部门为评定相应审计专业职务任职资格所进行的考试一律停止。
第三条 按本规定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得资格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审计专业职务的水平和能力,获得的资格不与工资待遇挂钩。所在单位可根据岗位需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资格的人员中择优聘任。
现已评聘审计专业职务的人员,经考核合格,可按规定续聘原专业职务。晋升专业职务时,应按本规定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
第四条 资格考试按审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分为:助理审计师、审计师资格考试,根据审计工作特点,不设置审计员资格考试。
第五条 资格考试分甲、乙两种。甲种考试为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应具备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考试,参加甲种考试必须具备规定的学历或取得相应的乙种考试合格证书;乙种考试为审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考试,凡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必须先取得规定档次的乙种考试合格证书,方能参加相应档次的甲种考试。
第六条 参加资格考试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遵守职业道德,无严重违纪行为;
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
3.在审计岗位工作。
第七条 参加助理审计师资格甲种考试人员,除具备本规定第六条所列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审计工作满二年,或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审计工作满一年;
2.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担任审计员职务三年以上;
3.高中毕业,担任审计员职务四年以上,参加助理审计师资格乙种考试成绩合格。
第八条 参加审计师资格甲种考试的人员,除具备本规定第六条所列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审计工作满二年,或博士研究生毕业;
2.大学本科或大学专科毕业,担任助理审计师职务三年以上;
3.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担任助理审计师职务四年以上,参加审计师资格乙种考试成绩合格。
第九条 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具有正规全日制院校审计财经专业毕业学历的审计人员,可依据下列条件,直接聘任相应的审计专业职务:
1.获得硕士学位,从事审计工作满三年或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可聘任审计师职务;
2.大学专科毕业见习期满后从事审计工作满两年,或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聘任助理审计师职务;
3.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聘任审计员职务。
第十条 参加资格考试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审查批准,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经资格审查合格,领取准考证,考生凭准考证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第十一条 资格考试在国务院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人事部和审计署共同负责。人事部负责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试题并对考试进行监督指导。审计署负责拟定考试科目、编写考试大纲和考试命题,并负责甲、乙两种考试的组织和实施。
各地的考试工作应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甲种考试由人事厅(局)或职改部门和审计局共同负责,具体考务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妥善分工并组织实施。乙种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为国家考试。
甲种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资格证书由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审计署联合颁发,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乙种考试参照各档次的学历要求确定考试科目,考试成绩采用单科累积的方式。每门课程考试及格,由审计署颁发单科及格证明。全部科目合格后,由审计署颁发乙种考试合格证书。
第十三条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注册登记制度。资格有效期一般为五年,有效期满,持证者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主动到发证机关办理注册登记。凡脱离审计岗位连续时间在三年以上者(含三年),所取得的资格无效,必须重新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
第十四条 对伪造学历、资历或考试作弊,骗取资格证书和乙种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发证机关应取消其资格,收回证书。
第十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机关、事业、企业单位。
第十六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审计署。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过去有关规定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附件二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一、资格考试的组织领导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审计署和人事部联合成立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七人组成,其中人事部二人,审计署五人。审计署一名副审计长任组长,人事部有关司负责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命题委员会和考试办公室。命题委员会由审计系统的专家和有关院校的学者组成,负责考试大纲的编写和命题工作;考试办公室设在审计署人事教育司,具体负责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计划的安排,制发考试工作中有关办法和规则,协调各地考务工作,组织和处理有关资格考试的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局与人事厅(局)或职改部门联合成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根据《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第十一条的要求,设立相应的考试工作办事机构,按照全国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本地区的考试工作。
二、资格考试的内容范围
(一)助理审计师资格考试科目的设置:
1.甲种考试科目定为:①与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的综合考试;②审计基础理论与实务。
2.乙种考试科目定为:①政治经济学;②会计学原理;③财政与信贷;④经济法(上);⑤审计学基础;⑥审计应用文写作。
(二)审计师资格考试科目的设置:
1.甲种考试科目定为:①与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的综合考试;②审计理论与实务。
2.乙种考试科目定为:①经济法(下);②会计学;③工业企业管理;④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⑤财务审计;⑥经济效益审计。
三、考试大纲和教材
(一)甲种考试大纲由命题委员会组织编写,报人事部审定后发布。
(二)甲种考试所用参考书和乙种考试各科所用教材由考试办公室统一指定或组织编写,公开发行。
四、考试命题与评卷办法
(一)命题:
各科考试按规定程序在各科考试大纲或教材范围内实行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办公室将向审计署有关业务司、省级审计机关、大专院校审计专业征集试题,由命题委员会集中审定后,编号存入考试题库,考试时从中抽取试题组成试卷。
(二)评卷办法:
由考试办公室组织制定全国统一的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卷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试工作办事机构具体组织。
五、考试计划安排
(一)助理审计师、审计师甲种考试每年进行一次,考试时间均定为每年十一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首次考试时间拟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进行。
(二)乙种考试各科的开考计划以两年为一周期循环安排:
乙种考试日期定为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下午开始。首次考试定于一九九三年四月进行。
如遇特殊情况,经资格考试领导小组批准,可适当调整考试时间。
六、有关报名的规定
(一)报名时间:
甲种考试报名时间为每年八月一日至二十日;乙种考试报名时间为每年元月五日至二十日。
(二)报名地点: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资格考试办公室确定,在报名开始前一个月公布。
(三)报名条件:
参加甲种考试的人员,按照《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条件和有关规定报名。
参加乙种考试的人员,除具备暂行规定第六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参加助理审计师乙种考试的,必须已担任审计员职务;参加审计师乙种考试的,必须已担任助理审计师职务。
国家机关具有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学历的审计人员:中等学校毕业从事审计工作满四年的,可报名参加助理审计师资格甲种考试;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审计工作满六年或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审计工作满四年的,可报名参加审计师资格甲种考试。
(四)报名办法:
凡符合报考条件的审计人员经所在单位审查推荐,持“报名登记表”和规定的证件到指定地点报名。审计署及派驻单位的审计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各地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统一编号登记,并颁发准考证。
七、考场设置原则
考场原则上以地(市)为单位设置。确实需要在县设置时,须报省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批准。
八、考前的培训和辅导
各级审计培训教育部门,可结合审计岗位培训,对应考人员进行培训和必要的辅导。任何部门不得以资格考试为由而强制或变相强制要求应考人员参加各类辅导班,增加应考人员负担。
九、考试工作的规章和纪律
严格考试纪律,试卷在印刷、发送和保管过程中严防泄密,对泄密者要追究责任。负责报名、资格审查、监考、判卷和发证的工作人员,因弄虚作假、严重失职,给考试工作造成损失和影响者也要追究责任。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工作需要和国家考试的有关规定与要求,拟定颁发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规章和纪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的严格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有农牧渔良种场财务制度(暂行)

财政部


国有农牧渔良种场财务制度(暂行)
1994年11月23日,财政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国有农牧渔良种场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发挥良种事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依照《企业财务通则》一般原则及党和国家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结合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包括农作物良(原)种场、种畜(禽、蜂)场、园艺特产(蚕桑茶果药)场和渔种(苗)场及所属单位(以下简称良种场)。
第三条 良种场是全民所有制事业性质的生产经营单位,是为农牧渔业的发展培育和提供良种,进行示范、繁育、保种和新品种试验、新技术推广的基础。实行坚持良种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第四条 国家对良种场在财务管理上实行如下管理办法:
(一)按照分级办场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对良种场实行“自收自支”或“差额预算”管理。
(二)确因政策性、社会性负担重和生产条件太差而长期亏损的良种场,在实现扭亏前,可实行“定额补贴、结余留用、超亏不补”的办法。
(三)为促进良种生产,对良种提纯复壮、繁育和保种任务,按实际情况给予良种生产定额补贴。补贴的原则应有利于良种生产,任何部门不得无故取消补贴。补贴的办法、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确定。良种场承担有关部门、单位的科研试验项目和其他事业任务,实行谁给任务谁出钱的办法。
第五条 良种场的新建、合并、撤销、变更、划转,必须经省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撤销、划转、合并的良种场,可依照《企业财务通则》的有关规定,做好清算工作。
第六条 良种场的各种资源和财产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不得向良种场平调物资、摊派资金和劳务。征用良种场土地,须先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再依法办理。
第七条 良种场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经营责任制,如实反映本场财务状况,正确计算盈亏,合理分配收益,保护投资者权益不受侵犯,接受主管财政机关和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八条 良种场财务管理部门应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有效利用良种场各项资产。

第二章 资 金 筹 集
第九条 良种场筹集的资本金,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以及外商资本金等。
国家资本金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良种场形成的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为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良种场形成的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为社会个人或者良种场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良种场形成的资本金。
外商资本金为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良种场形成的资本金。
第十条 良种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取国家投资、各方集资等方式筹集资本金。投资者可以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形式向良种场投资。
良种场不得吸收投资者的已设立有担保物权及租赁资产的出资。
第十一条 良种场资本金可以一次或者分期筹集。投资者未按照投资合同、协议履行出资义务的,良种场或者其他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十二条 良种场筹集的资本金,必须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由良种场据以发给投资者出资证明书。
第十三条 良种场筹集的资本金,在生产经营期间内,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投资者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合同、章程的规定,分享良种场利润和分担良种场风险及亏损。
第十四条 良种场在筹集资本金活动中,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差额;接受捐赠的财产;资产评估确认价值或者合同、协议约定价值与原帐面净值的差额以及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计入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第十五条 良种场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专项应付款、承包结算应付款、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应付利润和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以及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
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引进设备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等。
第十六条 良种场应当按期偿还各种负债,如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计入营业外收入。
良种场流动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良种场长期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的,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

第三章 流动资产
第十七条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良种场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良种场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承包结算应收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待摊费用等。
应收票据应当按照面值计价。贴现应收票据的实得款项与其面值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第十八条 良种场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1%计提坏帐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
良种场发生的坏帐损失,冲减坏帐准备金。收回已经确认核销的坏帐,增加坏帐准备金。
不计提坏帐准备金的良种场,发生的坏帐损失,计入管理费用。收回已经核销的坏帐、冲减管理费用。
第十九条 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农用材料(种子、饲料、肥料、农药)、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幼畜和育肥畜、产成品、商品等。
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交纳增值税的单位,存货应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款项扣除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后计价。其中购进免税农产品应根据其买价扣除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计价核算。
购入的材料,按照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选费用等计价;自制的材料,按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计价;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按照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加工费用(不含增值税)等计价。
商品流通业采购的商品,按照商品进价成本计价。
购入的幼畜和育肥畜按实际购入价格计价;自繁的幼畜和育肥畜,按实际成本计价;自繁的幼畜成龄转为产役畜,按规定固定价计价;产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按折余价值计价。
自产自用的种子、饲料、口粮以及工业用原材料等,按实际成本计价。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盘盈的,按照同类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加良种场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缴纳的税金(不含增值税)等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按照同类存货的市价计价。
第二十条 良种场库存的各种原材料、农用材料、低值易耗品可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按计划成本核算。
良种场领用或者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应按期结转其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第二十一条 良种场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周转使用的包装物和材料,一次或者分期摊销。
第二十二条 存货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盘点,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盘盈的存货,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毁损和报废的存货,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管理费用;存货毁损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章 固定资产
第二十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产畜和役畜、经济林木、养殖池、孵化池、机井、水泥晒场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主要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良种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
下列财产不列入固定资产:土地、公路、桥梁、堤坝、水库、干渠、支渠、防护林等,但应造册登记,加强管理。
第二十四条 固定资产按下列方式计价:
购入的,按照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外购的产畜和役畜按购进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等计价。自行建造的,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融资租入的,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有关凭证所列示的价值加上由良种场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按同类资产购价加应负担的有关费用计价。
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购建固定资产缴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二十五条 良种场的在建工程,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中和虽已完工但未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在建工程按下列方法计价:
自营工程,按照直接支出的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机械施工费及分摊的管理费等计价。
出包工程,按照实际支付的工程价款及分摊的管理费等计价。
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原价,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支出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第二十六条 在建工程发生报废或者毁损、按照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施工的工程成本。单项工程报废以及由于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者毁损,其净损失在筹建期间计入开办费,在投入生产经营以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工程交付使用前因进行试运转发生的支出,计入工程成本。在试运转中形成产品且可以对外销售的,以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扣除税金后,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第二十七条 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产,并计算折旧。竣工决算办理完毕以后,按照决算数调整原估价和已计提折旧。
第二十八条 良种场下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机械(包括农业机械)、仪器仪表、运输工具、经济林木、产畜和役畜、养殖池、孵化池、机井、水泥晒场、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等。
季节性停用的设备应在使用的季节提足全年折旧,计入使用期间的成本。
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防护林,开发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草原、矿山)等。
第二十九条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经财政部批准的技术进步快的良种场,其机械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良种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在开始实行年度前报同级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三十条 采用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良种场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采用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为:
(一)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 预计净 总行驶
=〔原值×(1- )÷
折旧额 残值率 里 程
(二)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工作小 预计净 总工作
=〔原值×(1- )÷
时折旧额 残值率 小 时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采用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良种场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第三十一条 良种场固定资产折旧,应当按月计提。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的逾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净损失计入良种场营业外支出,不得补提折旧。
良种场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不得冲减资本金。
第三十二条 良种场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分期待摊或者预提的办法,并报同级主管财政机关备案。采用预提办法的,实际发生的修理费用冲减预提费用,实际支出数大于预提费用的差额,计入有关费用;小于预提费用的差额冲减有关费用。
第三十三条 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或者清理报废的变价净收入与其帐面净值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是指转让或者变卖固定资产所取得的价款减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第三十四条 良种场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其原价减估计折旧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盘亏及毁损的固定资产,按照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变价收入、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在建工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计入有关工程成本。
筹建期间发生的与工程不直接有关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和清理净损益,以及由于非常原因而造成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计入开办费。

第五章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三十五条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第三十六条 无形资产一般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合作条件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购入的,按照实际支出的价款计价。
自行开发并且依法申请取得的,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或者同类无形资产的市价计价。
除良种场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帐。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的计价应当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确认。
第三十七条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法律和合同或者单位申请书中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或者单位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法律没有规定有效期限,单位合同或者单位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单位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法律和合同或者单位申请书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
第三十八条 良种场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除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净收入和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良种场对国家划拨给的土地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建立永久性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少量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有偿转让。良种场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给其他单位时,应当本着从严控制农业耕地转非农用地的原则,经有关部门批准办理有偿转让手续,并按规定缴纳税费。缴纳税费后的净收入增加国家资本金。
第三十九条 递延资产,包括开办费,土地开发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
开办费是指良种场及其兴办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间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利息等支出。
下列费用不包括在开办费内:应当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为取得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以及筹建期间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等。
开办费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入管理费用。
土地开发费是指良种场在1995年1月1日以后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上述土地自交付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其开发费按照不短于5年期限分期摊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在有效租赁期限内分期摊入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
第四十条 其它资产包括特准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特准储备物资是指不参加生产经营的经国家批准储备的特种物资。

第六章 对 外 投 资
第四十一条 良种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或者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良种场不得以国家规定不得用于对外投资的其他财产向其他单位投资。
第四十二条 良种场对外投资的计价,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以现金、存款等货币资金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价。
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良种场认购的股票,按照实际支付款项计价,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股利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收股利后的差额计价。
良种场认购的债券,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实际支付款项中含有应计利息的,按照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计价。
溢价或者折价购入的债券,其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计利息)与债券面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第四十三条 良种场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其资产重估确认价值与其帐面净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
第四十四条 良种场对被投资单位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并且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变动;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增加或者减少的数额中应当分摊的部分,作为良种场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同时增
加或者减少良种场的对外投资,并且在良种场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分得股利或者利润时,相应减少良种场的对外投资。
第四十五条 良种场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和利息,计入投资收益。良种场收回的对外投资与长期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

第七章 成本和费用
第四十六条 良种场应当建立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成本核算体制。规模较大的良种场,可实行“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由分场、工区等单独核算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场部进行成本汇总;规模较小的良种场,可实行基层报帐制,由场部集中核算成本。
良种场应当建立和完善分业核算制,对所属的良种生产,其他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单位分别核算成本。对统一经营的种植养殖业,由场部或基层单位核算产品成本,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种植养殖业,由承包经营者核算产品成本,场部对这一部分成本资料要单独进行汇总。
第四十七条 良种场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良种生产是良种场成本核算的重点,其主要产品确定如下:农作物良种为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花生等;畜禽良种为马、牛、猪、羊、鸡、鸭等;水产良种为鱼苗、鱼种、虾苗等;园艺特产良种为果苗、茶种、蚕种等。各类良种场可根据承担的良种生产任务,确定一两个主要良种品种单独核算成本,其他良种合并核算成本,按“定额成本比例法”、“产值比例法”等计算各个产品成本。畜牧业良种生产应核算饲养成本和产品成本,并实行分群核算。水产良种生产应核算苗种培育和成品饲养成本。
除良种生产以外的农业生产,包括农作物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园艺特产生产等,对其生产规模较大的主要产品应单独核算产品成本,其他作物可合并核算成本。有一定规模的畜牧业生产,原则上要分群核算,条件不具备的可按畜禽类别混群核算。水产养殖生产,鱼虾混养、贝藻混养的,可分品种核算成本,也可合并计算一个混养成本,再按各个产品售价比例,计算各个产品的成本。
良种场所属工业、商品流通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按实际情况,由良种场确定。
第四十八条 良种场应当正确划分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正确划分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线;正确划分成本计算期。农产品应当在产品产出的月份计算产品成本,不具备条件的也可在年终计算产品成本。农产品成本和费用,应计算至以下阶段:
粮食、油料良种成本算至入库和场上能够销售为止,包括种籽精选过程中的费用。从仓囤出库和场上交售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作销售费用处理。
棉花良种生产成本算至棉籽精选后能作良种销售时为止。棉籽销售和皮棉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作销售费用处理。
不入库、入窖的鲜活产品的成本算至销售为止;入库、入窖的鲜活产品的成本算至入库、入窖为止。
年底尚未脱粒作物的成本,应当包括预提脱粒费用。下年度实际发生的脱粒费用与预提费用的差额,由下年度同一作物负担。
畜牧业产品成本,出栏畜禽算至出栏时为止,内部转群算至转群时为止,留用的产畜及役畜算至成龄时为止。
园艺特产产品的成本,茶叶药材桑蚕应当算至加工成能出售的商品为止。蚕种生产成本包括蚕茧成本和蚕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费用。鲜果算至出售时为止,干果算至入库或场上出售时为止。
水产品的成本、鱼种、鱼苗、虾苗算至销售时为止,贝、藻类应当算至加工成品。
第四十九条 良种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工资、直接材料、购进商品成本、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或商品流通业的商品销售成本。
直接工资包括良种场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直接材料包括良种场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农用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购进商品成本为商品流通业购进商品的原始进价。如属国外购进商品,还应包括到达目的港以前发生的各项支出,购进外汇差价、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所支付给委托单位的有关费用及应缴纳的税金。
制造费用包括良种场各个生产经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土地开发摊销以及其他间接费用。差旅费标准由良种场参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结合良种场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并报同级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制造费用按成本核算对象,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良种场零星果、桑、茶树更新改造及小面积种植支出,可计入当期成本。
第五十条 良种场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一)营业费用是指良种场各业在销售产品、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货)费用;商品流通业在购销环节中发生的流通费用,包括进货费用、销售费用;服务业在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营业费用。各业的营业费用具体包括应由良种场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整理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保管费、检验费、中转费、广告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商品损耗和销售服务费用;销货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
(二)管理费用是指良种场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如分场)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的各项费用。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土地开发费摊销、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其他管理费用。良种场的管理费应扣除承包者实际上交的管理费用(包括劳动保险费)。
工会经费是指按职工工资总额2%计提拨交给工会的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良种场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
劳动保险费是指良种场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包括按规定缴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支付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费用)、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金、按照规定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各项经费。
待业保险费是指良种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咨询费是指良种场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审计费是指良种场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查帐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各项费用。
排污费是指良种场按照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
绿化费是指良种场对场区等进行绿化而发生的零星费用。
税金是指良种场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
技术转让费是指良种场使用非专利技术而支付的费用。
技术开发费是指良种场研究开发农业、工业等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新产品新品种试种、试养、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经费。良种场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据实列支。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良种场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摊销。
业务招待费是指良种场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在下列限额内据实列入管理费用:全年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年营业收入5‰;全年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以上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
(三)财务费用是指良种场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第五十一条 职工福利费按照良种场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
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包括良种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费、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第五十二条 良种场一次支付、分期摊销的待摊费用,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确定分摊的数额。分摊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多次收获的多年生作物,在未提供产品前的累计费用,视同待摊费用处理;本年产出产品的成本包括往年费用的本年摊销和投产后本年发生的全部费用。
在费用尚未发生以前,需要从成本中预提的费用项目和标准,由良种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预提数与实际数发生差异时,应及时调整提取标准,多提数一般应在年终冲减成本、费用,年终财务决算时不留余额。需要保留余额的,在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五十三条 良种场不得以计划成本、估计成本、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核算的,按照规定的成本计算期,及时调整为实际成本。
良种场的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费用: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良种场赞助、捐赠支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八章 营业收入、利润及其分配
第五十四条 良种场应分业核算营业收入,可分为良种销售收入、其他农业销售收入、工业销售收入、商品流通业销售收入、运输业运营收入、建筑业工程价款收入、服务业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
良种场应当正确计算营业收入,包括良种场经营部分的收入、家庭承包者将产品交给良种场经销的收入。自产自用产品,不作为销售收入。自产自用产品包括:良种场内部单独核算单位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劳务,留用种子、饲料以及幼畜成龄作产畜和役畜的牛、马、骡、驴、鹿、骆驼等。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转让(不包括对国家划拨的土地实行有偿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第五十五条 良种场一般应于产品、商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
发生的销售退回、折让或折扣,冲减营业收入。
第五十六条 良种场的良种生产,其他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业所获得的利润,构成良种场利润总额。各业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承包上交利润+良
种补贴+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上年利
润调整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
营业税金(包括农牧业税)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包括其
他营业税金及附加)
各业利润总额相加之和为良种场利润总额。
第五十七条 投资净收益是指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
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帐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资产中所拥有的数额等。
投资损失包括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低于帐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减少的净资产中所分担的数额等。
承包上缴利润是指承包者按照合同规定实际上缴当年的和补缴上年欠缴的利润。
良种补贴是指国家根据良种场制种任务或销售良种数量拨给良种场的良种生产性补贴。
良种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与良种场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政策性社会性支出(有拨款补贴的良种场应扣除拨款补贴)、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防汛抢险支出、小型农田水利支出、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经财政部批准的其他项目等。
营业税金(包括农牧业税)及附加是指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农牧业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缴纳所得税的良种场,以总场为纳税人,就地纳税。良种补贴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应予以扣除。其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利润等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五年内延续弥补,五年内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
第五十八条 良种场利润总额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对良种场的财务管理办法,缴纳所得税后,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一)弥补良种场以前年度亏损。
(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扣除弥补良种场以前年前度亏损后的应分配利润(下同)10%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可用于弥补亏损或用于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良种场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不得低于资本金的25%。
(三)提取公益金。公益金按照5—10%比例提取,主要用于良种场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四)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良种场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
第五十九条 良种场应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农业保险。因遭受特大自然灾害而发生的财产损失,应用投保的保险赔偿金补偿和由良种场按有关规定列支。

第九章 外币业务
第六十条 良种场的外币业务,是指以记帐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等业务。
良种场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但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良种场,可以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记帐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需要变更,应当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第六十一条 良种场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帐本位币金额。折合汇率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或当月一日的市场汇价。
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良种场应当将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各种外币帐户的余额,按照月(或季、年)末的市场汇价折合为记帐本位币金额。按照月(或季、年)末市场汇价折合的记帐本位币金额与帐面记帐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第六十二条 良种场发生的汇兑损益,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开办费;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发生的,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等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资产的价值。
良种场收到投资者的出资额,如果需要折合为记帐本位币的,有关资产帐户按照当日市场汇价或者当月1日的市场汇价折合;实收资本帐户按照合同、协议约定的汇价折合;合同、协议未作约定的,按照良种场初次收到出资额时的市场汇价折合。
有关资产帐户与实物资产帐户采用的折合汇率不同产生折合记帐本位币差额,作为资本公积金。

第十章 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
第六十三条 良种场应当定期向主管财政机关、业务主管部门以及其他与良种场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良种场报送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良种场应按月、按年编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
报送的年度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营业外收支明细表、专项拨款和良种补贴使用情况及效果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于年度终了后在规定时间内连同注册会计师的查帐报告一并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第六十四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提供良种数量、生产经营、利润实现和分配、资金增减和周转、财务收支、税金缴纳、各项财产物资变动等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报出财务报告前发生的对良种场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五条 良种场总结和评价本良种场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具体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1.流动比率。衡量良种场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
流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衡量良种场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
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3.资产负债率。衡量良种场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计算公式为:
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100%
全部资产总额
4.应收帐款周转率。用于反映良种场应收帐款的流动程度。计算公式为:
应收帐款 赊销收入净额
=--------×100%
周转率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赊销收 销售 现销 销售退回、
= - -
入净额 收入 收入 折让、折扣
平均应收 期初应 期末应
=( )+( )÷2
帐款余额 收帐款 收帐款

5.存货周转率。衡量良种场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过量。计算公式为:
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率=----×100%
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6.资本金利润率。衡量投资者投入良种场资本金的获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
资本金利润率=-----×100%
资本金总额
7.营业收入利税率。衡量良种场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
计算公式为:
利税总额
营业收入利税率=----×100%
营业收入
8.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良种场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
系。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
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成本费用总额

良种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述指标以外的一些比率进行分析。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本制度由财政部负责修订和解释。
第六十七条 良种场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本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各地区、各部门不再另行制定良种场财务制度。
第六十八条 本制度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附: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
一、通用设备部分
设备分类 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 10-14年
2.动力设备 11-18年
3.传导设备 15-28年
4.运输设备 6-12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1)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8-12年
(2)电子计算机 4-10年
(3)通用测试仪器设备 7-12年
6.生产用炉窑 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 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1)设备工具 18-22年
(2)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 5-8年
二、农业专用设备部分
设备分类 折旧年限
9.拖拉机
(1)大中型拖拉机 6-10年
(2)小型拖拉机(14千瓦以下) 4-6年
10.谷物联合收获机 8-12年
11.机引农具及渔业、牧业机械 5-8年
12.排灌机械及大型喷灌机 8-12年
13.种籽精选机械 8-12年
14.农田基本建设机械 8-12年
15.农用飞机及作业设备 10-14年
16.修理专用设备及测试设备 10-15年
17.金属油罐 10-15年
三、其他专用设备部分
设备分类 折旧年限
18.水电工业专用设备
(1)机电设备 12-20年
(2)输电线路 30-35年
(3)配电线路 14-16年
(4)变电配电设备 18-22年
1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 9-15年
20.机械工业专用设备 8-12年
21.石油工业专用设备 8-14年
22.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 7-14年
23.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 5-10年
24.建材工业专用设备 6-12年
25.纺织、轻工专用设备 8-14年
26.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 7-15年
27.造船工业专用设备 15-22年
28.港务专用设备 8-18年
29.铁道专用设备
(1)铁路机车车辆 12-16年
(2)铁路通信线路 16-20年
(3)铁路通信信号设备 6-8年
30.运输船舶 8-20年
31.建筑施工专用设备 8-14年
32.公用事业专用设备
(1)自来水 15-25年
(2)燃气 16-25年
33.商业、粮油专用设备 8-16年
四、房屋、建筑物部分
房屋、建筑物分类 折旧年限
34.房屋
(1)生产用房 30-40年
其中:受腐蚀生产用房 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 10-15年
(2)非生产用房 35-45年
(3)简易房 5-10年
35.建筑物
(1)养殖池、孵化池 10-20年
(2)机井 10-20年
(3)水泥晒场 10-25年
(4)其他建筑物 15-25年
五、经济林木及产役畜
36.经济林木
(1)橡胶树等 15-30年
(2)果、桑、茶树等 5-15年
37.产役畜 按生产周期确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确认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确认问题的公告

2010年第2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现对金融企业贷款利息收入所得税处理问题公告如下:

一、金融企业按规定发放的贷款,属于未逾期贷款(含展期,下同),应根据先收利息后收本金的原则,按贷款合同确认的利率和结算利息的期限计算利息,并于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属于逾期贷款,其逾期后发生的应收利息,应于实际收到的日期,或者虽未实际收到,但会计上确认为利息收入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金融企业已确认为利息收入的应收利息,逾期90天仍未收回,且会计上已冲减了当期利息收入的,准予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

三、金融企业已冲减了利息收入的应收未收利息,以后年度收回时,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

四、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